贾跃亭选择退,李东生选择进,虽然身法不同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:突破困境,宛如新生。

美国人Elliott Zaagman至今弄不明白:中国科技公司为什么要高度神化公司的领导人。Elliott Zaagman带着不解问了一位乐视北京总部总监级别的员工。他回答说:”APPLE因为有乔布斯而成功,我们想展现贾跃亭也是那样的天才。“
Elliott Zaagman告诉中国家电网记者:“老实说,我觉得神化公司领导人的做法相当的过时。”实际上,乔布斯的例子并不普遍,而是个例。而且要知道,在乔布斯被膜拜到“神”的级别之前,他已经通过数十年的技术创新真真正正的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们。
2016年3月,Elliott Zaagman以一个培训领导者外部顾问的角色进入乐视北京总部工作,后来以全职的身份加入乐视的文化全球化项目。Elliott Zaagman于今年5月4日离开乐视,17天后,贾跃亭辞去了乐视网总经理职务专任董事长一职。

走向“共和”
在孙宏斌携168亿驰援贾跃亭之前,乐视被称为“帝国”。
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贾跃亭在乐视“帝国”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子。Elliott Zaagman爆料称,贾跃亭先生独自拥有一个非常高档奢华的座椅,当他本人不在的时候就收起来不用。在ElliottZaagman看来,这和硅谷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大相径庭。那里身价上亿的CEO都开着丰田汽车上班,领导者不坐会议室桌子的两头。
此外也有媒体报道称,乐视的每一步战略决定都出自贾跃亭。
2012年9月19日,贾跃亭怀揣着和富士康合作的秘密,第一次宣布正式进军电视。第二天乐视网的股票价格就下跌了30%。包括首席运营官刘弘、副总裁高飞、首席技术官杨永强等人全都投了反对票。刘弘第一个跳出来反对,因为感觉“节奏太快,风险过大”。
此外,2014年贾跃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述,自己想做乐视汽车的决定遭到“99%核心高层的反对”。
不过,反对的结果当然是无效。贾跃亭不否认自己独断,“我在做决策的时候独断,执行的时候非常民主。”
在业内人士看来,如果说公司在初创阶段,适当集权有利于企业快速稳定发展。不过,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领导人又不能听取各方面意见,也许噩梦就开始了。
Elliott Zaagman向记者感叹道,如果领导人没有没有谦卑和接收反馈信息的能力,企业就很容易患上“大公司病”。
在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看来,除了资金缺口之外,乐视最需要解决的是公司权力制衡和资金随意拆借的问题。
从目前的情形来看,孙宏斌早有准备,在带来168亿救命钱的同时,也带来了“手术刀”和“平衡木”。
融创宣布投资乐视之后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乐视完善治理结构,把上市体系与非上市体系进行隔离,“一定要让上市体系有一个完整的封闭性,资金是封闭的。”孙宏斌称。
与此同时,按照此前约定,融创还派了公司负责风控和内审的刘淑青担任乐视董事,并在乐视网董事会中具备否决权;此外,融创任命了三位财务经理分赴乐视影业、乐视网和乐视致新。
“孙宏斌的眼光很独到。”奥维云网助理总裁张彦斌认为,相对而言乐视网、乐视致新和乐视影业属于“优质资产”,孙宏斌集中投资的三大板块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。而且,对人事的安排和资金的把控也很到位,可以对由来已久的绝对权威形成一定的制衡。
在业内观察人士看来,虽然辞去了总经理职务,但是在乐视生态体系中,贾跃亭依然是乐视第一大股东。贾跃亭向孙宏斌妥协,为了是“救救孩子”。 |